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天气预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太极养生 > 何为太极拳的内三合与外三合
字体大小: [返回]

何为太极拳的内三合与外三合

时间:2016/1/27 19:17:30  来源:陈发科太极拳研究会  作者:刘宝欢  关注度:9256

西安陈发科太极拳研究会会员推手练习

(一)历史上的“内三合”与“外三合”

    (1)武术文献中“内三合”与“外三合”最早的概念

“内三合”与“外三合”是现在中华武术所有拳种的共同理论名词。“内三合”与“外三合”其具体概念究竟是怎样的?事实上从来有许多人是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与解释,应该说有关“内三合”与“外三合”的各种各样的理解与解释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类所有民族的语言都是这样的,无非是一个一个的壳,壳里填装什么东西可以随各人的便。因为语词无非是完成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的符号,某词汇究竟应该是什么概念是没有专利法的,而且永远也不可能有的。草本药物在过去的全国各地既有同物异名的也有同名异物的就是很好的例子。比如相同的草本药物名称在不同的地域却是不同的草本药物,你说那对那错?但是由于人类的语言是用以完成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所以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某一个地域的某一个社会群体中,某一语言的概念必须是约定俗成统一不变的,不然这一语言在这一个社会群体之间就无法交流了。所以,某词语的概念如果是符合约定俗成的就是正确的,不符合约定俗成的就是错误的。当然约定俗成也会改变,这主要是要看约定俗成的合理与被群体接受的广泛程度。所以自古以来随着交通的渐渐方便、地域交通隔阂的渐渐消除,全国各种草本药物的名称也渐渐统一了。这体现了人类语言发展变化的共同规律。“内三合”与“外三合”的概念也是这样的,不论是谁在何时发明的,不论最开始所要表示的本意是什么,经过许多代武术家的各种不同理解与解释的磨合,其共性的概念终归是要统一为最适合所有武术需要的,同时不同武术对于“内三合”与“外三合”的特殊概念在同一武术交流中必然也会统一。

从查阅现存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献可以知道,经史子集等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历史文献里是没有“内三合”与“外三合”词汇的。“内三合”与“外三合”的语龄其实也是并不长的,大约是民国初年才在武术界出现。现在我可以查到的最早出现“内三合”与“外三合”名称的书籍是凌善清先生1929年出版的《形意五行拳图说》。《形意五行拳图说》一书的“形意拳六合”一节是这样说的:“形意拳最重要之点在一合字。动作合则姿势正而获其益;动作不合则姿势乖而气力徒劳,不可不知也。所谓合者有六:身无偏倚(谓不可歪斜)、心平气和、意不他动、动作自然。谓之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此内三合也。动作时两手扣劲,两足后跟向外扭劲,是曰手与足合。两肘往下垂劲,两膝往里扣劲,是曰肘与膝合。两肩松开抽劲,两胯裹根抽劲,是曰肩与胯合。此外三合也。总名之曰六合。学者能熟知六合之法,则练习时自能触类旁通而一举一动无不合法。”该书紧接着又说:“盖内三合之外,还须心与眼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合、肾与骨合。外三合之外,尚须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也。观此可知形意拳动作之间无论内外莫不有阴阳之分,即莫不寓有互相联合之理。学者当体会及之。”该书在《岳武穆形意拳要论》一节的“要论”小节中除了重复了“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三合也;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合也,此为六合”外,又补充说明了“左手与右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左肩与右胯相合,右之与左亦然,”,接着又说“以及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孰非外合?”就是说这些也都是“外合”,接着又说“心与眼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合、肾与骨合,孰非内合”,就是说这些也都是“内合”,最后结论就是“岂但六合而已哉。然此特分而言之也。总之,一动而无不动,一合而无不合,五形百骸悉用其中矣。”

通阅该书的这些论述,很明显这“合”的意思就是相互对应协调,与汉代董仲舒的政治哲学名著《春秋繁露·基义》里的“凡物必有合”一语里的“合”的意思是相同的。当时的形意拳家就认识到练好形意拳就需要有很多的“内合”与“外合”,所谓的“内三合”与“外三合”并不是说“内”只有“三合”、“外”也只有“三合”,而是以“内三合”与“外三合”作为代表,说明形意拳要练好,也就是能够高效与自然发挥形意拳的武术作用,“内”与“外”的很多关系需要相互对应协调也就是需要有很多的“合”。用现代语言表述,以“内三合”为代表的很多“内合”,就是随时随地要求达到最佳的生理状态,以“外三合”为代表的很多“外合”,就是随时随地要求达到最佳的符合武术需要的解剖结构状态。

(2)“内三合”与“外三合”应运而生的历史机遇

     “内三合”与“外三合”的称谓可能是凌善清先生最先提出来的,也可能是凌善清先生时代的形意拳家提出来而口口相传的,凌善清先生将其写入书中的;也可能这种口口相传还要更早些,最早无非也就是清代末期。太极拳接受“内三合”与“外三合”名称应该是比形意拳家提出这种称谓要晚,晚清杨露禅时代成书的《杨氏老谱》、许禹生的《太极拳势图解》、陈微明先生的所有著作里,甚至杨澄甫先生的两部著作里都没有“内三合”与“外三合”之说就是佐证。可以肯定的是“内三合”与“外三合”的说法一经提出与传播,渐渐地就被各种各样的武术拳种所吸收,也被太极拳所吸收,这是因为随着从事武术人士的文化层次提高、书面语言的渐趋口语化等等因素,各种武术拳种需要更加详细地建立各自的理论体系,而“内三合”与“外三合”是反映了所有武术共性的,是适合于各种武术拳种建立理论体系需要的。也就是说各种武术实际上自古以来都是有各自不同的“内三合”与“外三合”存在的,仅仅是还没有用“内三合”与“外三合”这样的词汇表述而已。所以可以肯定,各种武术拳种包括太极拳对于这一共同名词的使用,一开始使用就是既相互具有共性又各自具有自己特色内涵的,并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形意五行拳图说》一书中出现的对于“内三合”与“外三合”的说明可以认为是基本上反映了当时武术界对于“内三合”与“外三合”约定俗成的最带有共性的概念。应该认为该书对于“内三合”与“外三合”的说明解释至今还是最正确的与比较正确的。而现在不少对于“内三合”与“外三合”的解释大多由于对于字面理解的刻板狭窄与随意,往往就显得片面与牵强附会。

     就“内三合”与“外三合”这种称谓可以赋予的概念而言,仅仅从《杨氏老谱》与《岳武穆形意拳要论》的论述就可以知道,晚清时代有一定文化层次的从事武术锻炼并且有一定造诣的人已经明白武术与医学里的生理、解剖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而练武虽然直接目的是为了以暴力解决社会问题,包括如何打人,如何不被人打等等,然而自古以来武术能够生生不息的原因与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打人,而是孙禄堂先生所说的“拳即道”,这“道”的追求更是与医学里的生理与解剖知识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无论《杨氏老谱》与《岳武穆形意拳要论》的论述有很多纯粹是有关古代中医与道家对于生理与解剖认识的内容,是与武术技术没有直接关系的。尽管这些有关生理与解剖知识的叙述以及与武术的联系不一定十分正确与周全,也不一定完全符合中医理论与科学。然不论这些文献中的内容对错如何,都是确凿无疑反映了当时武术界的有识之士对于生理与解剖知识的重视,“内三合”与“外三合”就是这些重视与武术相结合而形成的概念。现代有许多人以为“内三合”与“外三合”不知道是什么秘诀,其实就是如此而已。而且可以肯定地说,尽管古人有很多技艺与知识现代人还是望尘莫及的,但所谓“内三合”与“外三合”所包含的生理解剖知识,现代人完全没有必要胶柱鼓瑟于前人的认知,完全可以用尽量多的现代生理解剖知识来替代,也就是完全可以用现代生理解剖知识来理解与解释“内三合”与“外三合”的有关生理解剖知识的。由于武术拳种不同,各种武术拳种的“内合”与“外合”是既有相同的又有不同的。太极拳的“内三合”与“外三合”就应该以太极拳的经典拳谱理论为指导来理解与解释。

(二)太极拳的“内三合”

 (1)太极拳“内三合”之“心与意合”

综合分析太极拳的经典思想,就字面意义而言,太极拳“内三合”之“心与意合”的“心”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古代经典拳谱所说的“神内敛”之“心”,古人又称为“先天”、“真意”、“元神”,这“神内敛”是从初学太极拳开始就必须要遵循的但又必须由浅入深提高的,具体就是要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里所说的“澄心息虑,心无所思、意无所感”,渐渐达到“心中不知”,也就是动作不假思索,这与古代道、佛气功修炼等等养生法以及现代高级的瑜伽、催眠等等健身法对于精神状态的要求是不谋而合的,也是孙禄堂先生所谓“拳即道”的重要内容。达到“心中不知”的“澄心息虑,心无所思、意无所感”那就是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势势揆心须用意”的“用意”对于太极拳锻炼达到高层次之人的概念。这种“意”就是古人所谓的“真意”、“先天”、“元神”。另一个是专心专意的思维意识之“心”,这是初学者必须要注意做到的,就是动作要有意识地进行,同时要专心地记忆、体验、检查、纠正等等,这是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势势揆心须用意”的“用意”对于太极拳低层次之人的概念。这种低层次的“意”就是“意念”、“后天”、现代所谓的“意识”,但这种“意”也是必须在一定程度“神内敛”也就是“用真意”前提下的“用意”,目的是为了尽快建立条件反射,达到动作可以不假思索,也就是促成“神内敛”由浅入深达到“心中不知”。

太极拳“内三合”的“意”用现代语言表述,应该认为就是神经活动,古人认为“意”为“心”的驱使,古代没有神经活动这一类的词汇,但自古以来的人都是有神经活动的概念,这神经活动的概念古人就是由“意”来表示的。那么,所谓“心与意合”,那就是太极拳的初学阶段必须在一定情绪安静、心不外骛前提下专心一意地有意识地练拳,渐渐达到可以动作不假思索,最终达到“澄心息虑,心无所思、意无所感”、“心中不知”,完全在“神内敛”精神状态下无意识地练拳与用拳。太极拳学练如果违背这样的“心与意合”就必然是错误的。所以,太极拳“内三合”的“心与意合”是必须这样来理解的。其实,许多拳种的高层次锻炼都是遵循这样概念“心与意合”的。

(2)太极拳“内三合”之“意与气合”

     太极拳“内三合”之“意与气合”的“气”比较复杂,但与许多其它武术相同,既指呼吸之“气”,又指一种传递性的肌肉反应。古人早就认识到呼吸对于武术动作与劲力发挥的重要,由于对于生理解剖知识的局限,古人以为呼吸之气是可以在肢体肌肉里传递的。武术中的所谓“气沉丹田”就是这样提出来的;许多武术的排打抗击打功夫的成功与否与呼吸都是有重大密切关系的,会感到体内有某种流动的感觉填充到了抗击打的肢体;太极拳劲力的传递也会使人感到有流动感觉的发生,这种流动的感觉也被称为“气”,当然,这种流动的感觉不是呼吸之气。今天认识这“意与气合”的“气”,还应该是这两个概念。那么,所谓的“意与气合”就是太极拳的动作,包括发劲动作,必须与呼吸自然地协调配合,同时必须由于上下相随的传递感觉所引起。太极拳锻炼如果不是这样,既没有自然地与呼吸配合,动作又不是抽丝般上下相随由下而上发生的,那么,要么就是不合格的,要么就是错误的。所以,太极拳“内三合”的“意与气合”也是只能这样理解的。

(3)太极拳“内三合”之“气与力合”

      太极拳“内三合”之“气与力合”的“力”当然就是人体内力,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有称为“力”的,也有称为“劲”的,《杨氏老谱》则将太极拳特点的人体传递性内力专门称为“劲”,而将一般武术非传递性的人体内力称为“力”。但这仅仅是一家之言,是属于狭义的。所以,连杨澄甫先生也既说“内劲”,同时也将得到“内劲”称为“长力”。也所以,对于太极拳的“内三合”而言,仍然称为“力”,或者改称为“劲”都是可以的。那么,所谓的“气与力合”就是太极拳的内劲必须既与呼吸协调配合,又必须是由于肌肉的传递性感觉所引起的。当然,与呼吸的配合是自然形成的,不是有的人所别出心裁提出的人为的刻板的。太极拳锻炼是必须遵循这样要领的,因此,太极拳的“气与力合”也是必须这样理解的。

(4)太极拳“内三合”的要点

        对于太极拳的“内三合”,尤其首先要重视的就是“心与意合”。“心与意合”的重点就是太极拳无论初学还是到了炉火纯青的上乘阶段,都是必须不同程度的“神内敛”,可以说“神内敛”是太极拳无论武术还是健身效果的精神源泉。这无疑是可以由现代科学来解释与支持的。具体地说,初学者练拳必须专心地有意识引起神经活动,到了熟练后就必须渐渐达到由精神处于无意识状态的神经中枢支配神经活动。现代太极拳界某些人既认为“意”是“意识”,又牵强附会地将“用意”神秘化,说运用意识会产生巨大的能量,这纯粹是唯心主义的胡说八道。有些名家将“用意不用力”片面狭窄地理解为太极拳始终要有意识地练拳也是十分错误的。太极拳“意与气合”的重点是太极拳必须重视神经活动对于呼吸的支配与引起由下而上之上下相随的肢体活动,对于太极拳这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是这样引起的动作,那就不是合格的动作。“气与力合”的重点则是劲力的发生与使用无论是四两之力还是如放箭之发劲,必须注意配合呼吸与是由上下相随由下而上的肢体活动所引起,不然就不是合格的内劲,甚至不是太极拳的内劲。这就是说内劲是不可能仅仅凭意念在体内流来流去的,也是不可能保存储存的,内劲是与太极拳特殊的神经活动与呼吸有关的、完全是物体运动所发生结果的物理现象,内劲与道家气功的生理性的“气”完全是两回事。不要异想天开能够凭冥想发出内劲来,内劲还是要老老实实进行刻苦的肢体锻炼比如抖杆等等而培养具有的。

以上这样“内三合”的解释不论之前是不是有人提出过,按照太极拳的经典思想,太极拳“内三合”的壳是必须装填这样内容的,就是说太极拳的“内三合”是必须这样认识的。

(二)太极拳的“外三合”

      “外三合”反映了所有武术对于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膝必须协调活动这种对于人体解剖结构动态的要求,所谓的“外”都是有确实的实体所指的,所以字面并不难理解。但其实现在许多人对于所谓的“外三合”仅仅是有口无心的口头禅而已。所以,好好地琢磨“外三合”,确认太极拳的“外三合”究竟是什么对于太极拳锻炼是十分必要的。

(1)太极拳“外三合”之“肩与胯合”

      太极拳“外三合”的“肩与胯合”对于太极拳的重要是枢纽性的。赵幼斌先生曾在《太极》杂志某期一文里说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是由于胯的活动引起的,这一说法反映了太极拳的真传,也反映了“肩与胯合”对于太极拳枢纽性的重要。很多太极拳前辈都指出肩与胯的上下相对是练太极拳的重要要领,顾留馨先生尤其明确地将这一要领在他的著作里表述为“肩与胯要保持垂直”、“每势定式时,肩与胯要成一垂直线”、“动作时处处保持‘上下一条线’,凡前进或后退,必须两胯节均匀抽换,上与两肩节相对齐,动作一致,处处符合‘肩与胯合’的要求”。他的这些话概括起来说,就是太极拳随时随地同侧的肩胯都必须在同一垂线中。他的这种说法基本上反映了太极拳的真传,但不够准确。因为太极拳锻炼中尽管有躯干中轴线为垂直线的,但也有许多太极拳家躯干有略微前倾的,这样的姿势对于太极拳同样是正确的,而这样的话,同侧肩胯就不可能是在同一垂线中了。所以顾留馨先生所反映的这一真传应该表述为侧视两条肩胯连线始终成平行线来得恰当。或者也可以表述为俯视两肩连线与两胯连线始终成平行线。这样的“肩与胯合”就牵涉到腰脊与胯的关系,同样,顾留馨先生在他的著作里将当时太极拳前辈们对于腰脊与胯的关系要求表述为“腰与胯的旋转是一致的”,这又是太极拳的一个真传,反映了胯的活动都是被腰脊所带动的也就是“主宰于腰”的太极拳经典思想。由于腰与胯的旋转如果不一致、不同步,比如腰先转动胯后转动,俯视两肩连线与两胯连线就必然不可能成为平行线、侧视两条肩胯连线也是不可能成平行线的,也就是太极拳的“肩与胯合”被破坏了,所以,许多太极拳前辈都提出太极拳所谓的转腰就是表现为转胯、转胯就是转腰。现代有位太极拳名家提出腰转与胯转是两回事所谓正宗的说法,要腰转胯没有转。他的这种说法,俯视两肩连线与两胯连线就必然是经常成为交叉线的、侧视两条肩胯连线也是经常成为交叉线的,所以这种正宗说法其实是违反“肩与胯合”的,也是违反“主宰于腰”的,因而是错误的。

要做到符合太极拳的“肩与胯合”,关键是肩不能主动,应该如李雅轩先生所比喻的,照他的意思说,练太极拳时,当然也包括应用时,整个躯干就如同是一个集装箱货柜,而两胯骨盆就像是安装着货柜的船。那么,两肩就是货柜的两侧外上缘,两胯就是两侧船舷;显然,装于船上货柜两侧的活动是由于两侧船舷的活动所引起的,船舷两侧的活动则是船的螺旋桨与船舵的活动所引起的,而人的腰脊其实就像是这螺旋桨与船舵,所以,太极拳两肩的活动都是由于两胯的活动所引起的,两胯的活动则是由腰脊的动力所引起的。太极拳这样锻炼才能是完全符合“肩与胯合”的。当然,这种比喻也是存在一定模糊性的,是比较宏观的。太极拳实际锻炼与应用中肩与胯既必须是上下相随完全由于胯的活动所引起的,同时又是不能完全同步的,也就是说许多情况下,肩的被带动是要滞后于胯的活动,甚至微小的胯活动没有引起肩的活动。这个要领的重要在正确的推手中的表现尤其突出。比如完全利用对方的攻击力量化解对方的攻击,往往腹部一个后弧形的转动所引起的两胯微小活动就可以使得对方攻击呈U形落空,而这种情况下,往往两肩是没有发生明显转动的。如果这种情况下两肩也发生明显前后转动,化解的效果就必然会差。所以对于太极拳的“肩与胯合”是不应该死板理解的。这就是说,从大致轮廓说,两肩连线是始终成平行线的、两肩胯连线也是始终成平行线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从细微而言,两胯的活动必然领先于两肩的活动,而且,在一定范围内,两胯的活动多于两肩的活动。这种规律也是太极拳“肩与胯合”不可缺少的内容。

(2)太极拳“外三合”的“肘与膝合”

       太极拳“外三合”的“肘与膝合”最主要的应该认为是肘与膝必须在一定范围同向活动。这其实是所有武术都必须遵循的要领。比如左肘往左活动就应该有左膝领先往左活动的配合,如果不是这样,身体必然会感到别扭。九十年代有不少太极拳前辈对当时某位著名太极拳名家颇有微词,例如说他揽雀尾捋时脚别死了,说的就是他往左捋时左肘往左移动,他左膝的朝向却是纹丝不动。当然,可能他并没有感到身体别扭,那是他的全身没有放松,如果他真正地全身放松了,是肯定会感到别扭的,那么,轻灵与劲力的顺遂也就无从谈起了。又比如曾有位太极拳名家说太极拳揽雀尾按这样的弓步,后脚尖外撇45度,后膝也要与后脚尖同向外撇45度。这样的姿势就是违反“肘与膝合”的,不仅前胯无法内收后缩、躯干别扭、劲力不能顺遂,而且前脚根本不可能提起而形成双重。现代太极拳界违反“肘与膝合”的现象是很普遍的,症结的关键还是在于没有做到由下而上的上下相随。

(3)太极拳“外三合”的“手与脚合”

       太极拳“外三合”的“手与脚合”最主要的也应该认为是手与脚必须在一定范围同向活动,主要是表现为脚尖被自然带动的外撇与内扣,也包括手臂的活动必须有脚底相应承重点转移的发生等等。太极拳的“手与脚合”其实也是由下而上之上下相随的反应所引起的。违反了也必然是会破坏轻灵与沉着的。比如原来朝南站立,两脚尖都朝南,然后身体朝向东,左脚提起朝东伸出着地,右脚却仍然脚尖朝向南,这种动态虽然十分符合体操标准,却是明显违反“手与脚合”的,而且这种动态在所有武术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是不利于武术搏斗的,对于所有的武术都是属于错误的。这种违反“手与脚合”的现象在现代太极拳界也是很普遍的,症结的关键也是在于没有做到由下而上的上下相随。

(4)认识与做到太极拳的“外三合”需要注意的

      正如凌善清先生对于形意拳“外三合”的认识,太极拳的“外三合”是太极拳很多需要“外合”的其中代表性的三种,太极拳要有好的沾粘连随与发劲攻击效果,是必须各肢体相互之间具有各种相对的姿势要求这种解剖关系的。例如太极拳在引进落空中往往引进的一手腕是必须沿着自己的胸背正中线往后被动移动的,太极拳自始至终肘几乎是不进入自己的胸部前投影区的,肘往后活动也是不超过自己两肩连线的,太极拳活动中两肩的胸臂夹角几乎是不变的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外合”,而这些“外合”无不是太极拳“动犹静”也就是放松、不主动、不动手、上下相随等等基本要领的衍生与反映,并不是单单注意做到这些要领能够达到“外三合”的,如果孤立地单单注意做到了这些要领,反而是违反太极拳的“外三合”了。这种情况反映太极拳的任何要领都是具有整体性的,不是孤立的。也就是说太极拳锻炼某一个要领真正完全做到了必然容易做到其它的要领,或者是反映为其它所有要领的做到,或者就是做到其它要领的结果;某一个要领始终做不到往往反映其它许多要领还没有真正完全做到,太极拳的“外三合”就是这样的要领。因此太极拳的任何要领都不应该脱离太极拳根本性的与整体的要领去钻牛角尖,或者别出心裁牵强附会臆想出一些要领内容来。太极拳的“外三合”也是如此,如果自说自话臆想出来的“外三合”是不符合太极拳根本性的与整体要领的,那么,这样的“外三合”就不可能是太极拳的“外三合”。太极拳的学习锻炼必须要有这样的整体观。

 

版权所有:西安陈发科太极拳研究会® 2014 网站备案:陕ICP备2023007034号-1
地址一:兴庆公园沉香亭北50米  地址二:兴庆公园北门向西50米
地址三:西安市大明宫玄武门  [网站管理入口]
地址四:西安市永宁门外20米

24小时咨询热线:13379261074 联系人:刘老师 网址 :http://www.xiantaiji.com